欢迎光临波森特集团官网!

方案优化

返回首页
优化项目 优化流程
******项目
发布时间:2015-12-23 17:26:20浏览次数:
项目名称******项目
项目地址 安徽 池州
勘察报告下载基础平面图下载
工程说明该项目位于安徽池州,为3栋18层的高层建筑,地下1层,框架剪力墙结构。室内正负零标高为16.4m。该建筑场地地质较为复杂,地下存在较多溶洞,不规则,深度和宽度有的较大,常规方案为混凝土灌注桩方案,上海勘察院进行了优化,甲方希望借助联盟平台寻求更佳的方案。
设计要求采用复合地基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为270kPa,变形满足国家规范
方案下载下载
专家意见下载

评论

全部评论
  • 顾宝和

    对东至县盛世.尧城水岸项目的意见
       
    下面是本人发过的意见进行了整理,并稍加补充:
    1 第8、第10两层土的成因,勘察时未能未查清。这两层土软弱,承载力很低,按正常情况,有十几米厚的上覆压力,又有透水性强的圆砾层,应该形成较高的强度。不正常的原因,可能与下边的岩溶发育有关。地下水位变动时,由于渗透潜蚀和真空吸蚀,基岩面以上的土粒会落入洞隙,并逐渐向上发展,使土层变松,形成土洞,甚至产生地面塌陷。特别在岩溶水位急剧下降时最易发生,形成地质灾害。又看到专家评审意见中有人说,勘察单位反映,钻探时第8层中有钻头自重作用向下移动的现象,就更加引起警惕。固如此,则不仅软弱,而且不稳。主要矛盾不是下卧层验算和变形控制问题,而是控制地基稳定的问题了。为此,我建议先做补充勘察,查明第8层、第10层粉土的性质及其稳定性,这是确定地基基础方案的前提。
    2为了搞清楚第8层和第10层粉土的性质及其稳定性,建议进行补充勘察:一是钻探穿过圆砾后做静力触探,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土的性质和均匀性,以便判定该层是否被潜蚀松动,是否存在土洞,具体数量商议后定;二是在第四纪含水层和岩溶水层中分别设置水位观测孔,准确测量地下水位(水头),以便判定是否存在竖向渗流,导致潜蚀。由于水位是经常变动的,要定时观测,观测孔的结构要符合正规要求。
    潜蚀松动的土,在上覆自重压力作用下将产生沉降,使复合地基的桩间土与基础底板脱开,不承受基础压力,导致复合地基失效。如有土洞塌陷,问题更为严重。
    3我想复合地基可以落在第6层圆砾上,但第8层、第10层要加固,岩溶顶部要封堵。第8层、第10层加固是为了满足地基变形要求,岩溶顶部封堵是为了截断土粒落入溶洞通道。复合地基落在第11层基岩上是一种选择,但石灰岩表面犬牙交错,极其复杂,有的地方溶洞顶板很薄,有的洞隙与土直接连通, 必须做好注浆,否则不安全。虽然两种方案均需处理,但复合地基落在第6层上只是为了封堵通道,处理深度可浅;落在基岩上则要求基岩顶部稳定,处理深度大,难度是不同的。用跨孔法波速检测注浆效果是很好的选择,最好还有其他方法辅助。
    4岩土工程中,岩溶最复杂,最难查清,设计时不确定因素很多,应特别慎重。本工程打了相当多的钻孔,也只能知道个大概,实际情况不可能与剖面图一样,甚至会有较大出入,要心中有数,留有余地。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地基,告诉甲方不能太急,决策是否正确,对安全、对投资影响都很大。

    顾宝和
   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2016.1.8.

  • 闫明礼

    闫明礼
    (1)        需要进一步查明覆盖土层是否存在土洞?溶洞是否纵向发育为主?有无敞开式溶洞?洞径大小?第8层土性状涉及到波森特公司方案的优化选用,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。
    (2)        国内很多岩溶地区的成功经验:
    (a)桩基:覆盖层较厚宜选用摩擦型,减少基岩受力;覆盖层较薄应选用嵌岩桩;
    b)CFG桩复合地基:桩土共同承担荷载,充分发挥桩间土承载能力,大大减小桩端荷载对基岩产生的附加压力,桩间土承载力越高,使用单桩承载力越低,桩传递的荷载越少,桩端荷载越小、基岩受力越小。
    复合地基可使附加压力高应力区靠近基础底面。
          选用CFG桩复合地基拟采用如下技术措施:
    1、适当扩大筏板基础面积,以减小基底压力
    2、为控制复合地基变形和不均匀变形,CFG桩桩端落在(非进入)基岩表面,或基岩较软时进入基岩;施工时以不能钻进为终桩条件;(监理最重要控制点)
    3、采用较小桩距、较小单桩承载力(多桩、小承载力----比如计算单桩承载力600KN可能使用300、400、500KN),目的是减小桩端对基岩产生的压力,多桩、小承载力方案即使个别桩有毛病,不致影响复合地基使用。
              
    (3)        上勘院咨询报告建议合理。
    该工程为岩溶地区属不均匀地基,应按变形控制进行地基设计,桩端持力层的选用非常重要。由于8层土的存在和岩性不均匀,CFG桩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应选用第11层。如果覆盖土层没有土洞、不存在敞开式溶洞,或岩溶纵向发育为主、洞径不大,选择桩端持力层11层的400mm桩径的CFG桩复合地基,建筑物沉降很小一般可控制在20mm左右,差异沉降很小。阳光100武汉十几栋类似工程,建筑物沉降20mm左右。
    (4)如果没有土洞,存在敞开式溶洞洞径较大,并有充填物,适当进行岩溶治理和8层土地基处理,选择波森特方案可行。地基处理选用什么方案待8层土进一步勘察后确定。
    另:武汉阳光100工程有较全的设计、检测、沉降观测资料可供参考。不知如何上线?

  • meixinshao

    1、我过去长期在景德镇市建筑设计院从事勘察工作。类似的工程遇到过不少。景德镇与东至是近邻,景德镇的处理经验,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
    2、顾大师对10层土的判断是对的。我们一直是这种看法。
    3、如果上部土层有足够的厚度,我们尽量采用复合地基。同时要一柱一孔,结合物探,查清溶洞在竖向和水平向的发育和连通情况。对无充填物的溶洞和灰岩上伏的软土进行高压注浆加固。
    4、埋藏比较深对楼房基础沉降又可能有影响的溶洞,可以考虑用粘土水泥浆充填,以节约成本。
    5、无论是采用复合地基还是桩基,对溶洞土洞注浆或填充的成本都是必须的。采用冲孔桩基,遇到溶洞或土洞,也需用毛石砼填充。

  • 钱力航

    1  上勘察院报告全面,分析详细,方案可行;
    2  本工程18层,荷载不是太大,可考虑桩长较短的复合地基处理地基,以圆砾层作为持力层,但下卧层和沉降等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,只处理上面土层沉降可能不满足要求。
    3  若沉降不满足要求,应对圆砾层下的粉黏加固处理,高压注浆不妥,可采用高压旋喷技术处理。

  • 张振拴

    1.地基基础设施计应按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设计。
    2.场地为不均匀地基和岩溶地基,应考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及沉降差。
    3.设计应该考虑基础变形和刚度问题。
    4.载体桩和CFG桩复合地基方案均能滿足上部结构要求的同时,可做一下经济比较和优选。
    5.两种桩均应进入6层卵砾石一定深度。
    6.基础下卧层和桩端下应对溶洞和充填软土注浆。
    张振拴

  • 刘金波

    以第⑥层圆砾为持力层的CFG 桩复合地基方案合理,原因如下:
    1、溶洞是影响地基基础安全的关键因素,而减小作用在溶洞顶的附加压力是最好的选择之一,CFG桩复合地基为刚性桩复合地基,越接近溶洞顶,对溶洞安全的影响越大,而溶洞的大小、洞顶厚度很难确定,因此应以减小溶洞顶附加压力作为优先设计考虑条件;
    2、溶洞注浆的效果很难检测,且一些溶洞是空的,容易出现注不满的情况;
    3、对于第⑥层圆砾的下卧层第⑧层粉质粘土,如沉降不满足要求,可通过高压注浆进行加固。其局部与下伏第⑪层石灰岩溶洞存在连通性问题,溶洞内的土由于周围被溶洞封闭,没有产生固结沉降的条件,不会对沉降产生大的影响;
    4、建筑物为剪力墙结构,整体刚度好,一般不会出现差异沉降,不要过度担心差异沉降,控制好沿宽度方向的倾斜即可。

  • 顾宝和

    搞清楚第8层粉土的性质及其稳定性最为重要,是确定地基基础方案的前提。一是这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性需进一步查明,二是这层土是否可能因潜蚀掏空而失稳。为此建议:
    1 钻探穿过圆砾后做静力触探,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土的性质和均匀性,上海勘察院可做;
    2 在第四纪含水层和岩溶水层中分别设置正规的水位观测孔,准确测量地下水位(水头),以便判定是否存在竖向渗流导致潜蚀。

  • 顾宝和

    1 上勘院咨询报告内容全面、分析深入、结论可信、建议合理,可以作为设计依据。
    2 岩土工程中,岩溶最复杂,最难查清,设计时不确定因素很多,应特别慎重。本工程打了相当多的钻孔,也只能知道个大概,实际情况不可能与剖面图一样,甚至会有较大出入,要心中有数,留有余地。
    3 第8、第10两层土的成因不清楚,勘察报告认为是砂岩风化残留物,但语焉不详,不易理解。这两层土软弱,承载力很低,勘察报告未交代什么原因,数据也较少。按正常情况,有十几米厚的上覆压力,又有透水性强的砾石层,应该形成较高的强度。不正常的原因,是否可能与下边的岩溶发育有关?地下水位变动时,由于渗透潜蚀和真空吸蚀,基岩面以上的土粒会落入洞隙,并逐渐向上发展,使土层变松,甚至形成土洞,产生地面塌陷。特别在岩溶水位急剧下降时最易发生,形成地质灾害。本场地因有厚层砾石,故不会发生地面塌陷,但拉松则有可能。但这只是猜测,需进一步研究,作出判断。
    4 勘察对这两层土的研究不够,最好补充些原位测试和取土分析。因为如果确实与岩溶上方潜蚀有关,则需注浆加固。据唐山体育场经验,对松动带用注浆加固是有效的。潜蚀拉松的土,类似欠固结土,在上覆自重压力作用下将产生固结沉降,使CFG桩的桩间土与基础底板脱开,不承受基础压力,导致CFG复合地基失效。
    5 除了上述问题外,CFG桩落在第11层中风化灰岩上的方案本身,也必须做好注浆,特别是灰岩上部的注浆。因为岩土交界面上情况非常复杂,岩面高低不平,犬牙交错,有的溶洞顶板非常之薄,有的洞隙与土直接连通。CFG复合地基的应力传播与天然地基不同,基底压力可通过增强体直接传到桩端,桩间土所受的力也不会较大扩散,所以桩端截面上的压力还是较大的,注浆处理非常必要,否则不安全。用跨孔法波速检测注浆效果是很好的选择,最好还有其他方法辅助。
    6 CFG桩落在第11层中风化灰岩上的方案,主要问题是穿过砾石层施工有一定难度。可否考虑在做注浆试验的同时,在第6层圆砾中也做试验?按一般经验,可灌性应该是好的。该层厚度铰大,较稳定,注浆后形成厚度较大,强度和刚度较高的“砾岩层”,可考虑作为CFG复合地基的持力层。再加浅层岩溶和松动带注浆,可能更安全,更节省投资和工期。

  • 李广信

    1.本人倾向于采用(6)层为复合地基桩的桩底持力层,首先是经济;其次桩底远离溶洞,如果洞顶土层厚度H>2.5hq,则为深埋洞室,拱效应会使上层荷载不往下传;
    2.这个方案可能会有不均匀沉降,可以在(8)层土较厚的部分(如3-3,4-4,6-6等剖面)穿过(6)层限在(8)设置旋喷或者搅拌桩,提高该层土的压缩模量,亦即在压缩模量方面,增加复合地基桩的桩长,但在承载力计算可不考虑这部分。
    3.适当灌浆处理溶洞,尤其是顶板较薄的情况。
    4.可采用载体桩复合地基,承载力会进一步提高。
    5.桩底不宜过深,充分保留桩下第(6)层土的厚度。

    李广信

  • 13311250951

    该地况基础浅埋是合理的,对于软弱下卧层进行加固,加固的范围深度需要进行论证。

  • meixinshao

    以卵石层为持力层,复合地基处理后,筏板基础。先对没有充填物的溶洞,充填物松软的溶洞进行粘土水泥浆高压注浆加固。再对软土分布部位,采用高压劈裂注浆,进行加固,以降低复合地基的沉降量

  • 土耗子

    以圆砾作为复合地基持力层,承载力满足,变形较大,其下软土应该加固,采用何种工艺加固?粘土中能否加固有待于研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