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息壤是一种可以自生自长的土,大禹治水时曾用它治理洪水。本文根据详实的考古资料,对这种传说中的岩土材料进行了考据,根据河狸坝与我国古代的加筋土工程,指出所谓息壤应当是古代人们利用草、木、竹、石、土创造的加筋土,用以拦截阻挡洪水。本文回顾了我国土工加筋的悠久历史,指出我国在水利工程中,利用加筋土结构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。西方的学者们似乎认为世界的中心是在欧洲。科学技术的历史都发源于欧州。对于加筋土,他们普遍的说法是:1963年,法国的工程师亨利.维达(Henri.Vidal) 在观察鸟类利用泥和草筑巢,受到启发;提出来加筋土这一新概念。并提出并建造了金属片+砂质粉土建成加筋挡土墙。真是十分可笑,数典忘祖。加筋土这一概念与技术在史前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形成和使用。
中华民族号称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,但有文字记载约为3700年左右,即考古发现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。此前的唐尧虞舜基本上属于传说。
《山海经》是大约先秦时代的重要古籍,但并非史籍,其所述基本属于传说。内容庞杂,想象丰富,涉及中国古代历史、地理、文化、中外交通、民俗、神话等。其中的远古神话传说,如夸父逐日、女娲补天、精卫填海、大禹治水等,有些看似荒诞,但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。
我国最早的有记载的水利工程实践应当是大禹治水,大约是在41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。《山海经》中讲到:“洪水滔天,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,不待帝命。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。鲧复生禹,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。”这里讲的是鲧盗取窃了天帝的“息壤”,用以治水。在《淮南子》中也提到“禹乃以息土填洪水,以为名山。” 可见大禹也是用息土来治水的。那么这个息壤或者息土是什么东西呢?郭璞在《山海经注》中说:“息壤者,言土自长息无限,故可以塞洪水也。” 看来息壤或者息土是一种可以自己增长的土,而在流水中不被冲毁,所以被用来阻截洪水。
屈原在《天问》中一口气向上天提出了170多个问题,其中有一些是岩土工程问题。例如他问“洪象极深,何以填之?”“鲧何所营?禹何所成?”从岩土工程的角度,应当说屈原的这些问题是很有专业水平的:当时洪水滔滔,波涛汹涌,既深且急,用什么岩土材料和施工工艺修堤筑坝,拦挡洪水而不被冲走?既然鲧和他的儿子禹都使用了息壤或者息土,那么息壤是什么东西?为什么鲧“九年而水不息,功用不成”,结果被“殛于羽山而死”;而大禹则功成于天下,二者的治水方略有什么不同呢?
我们知道,大禹治水是十分辛苦的,充分发挥了艰苦奋斗的精神:“劳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过家门而不入”;他也很重视规划和技术,“左准绳,右规矩”,亲自勘察测量,规划设计。但是成功的关键恐怕还是治水方略的正确,不是单纯依靠息土来拦截洪水,而是湮(塞、填)、导、蓄相结合,《史记》里讲他“开九州,通九道,陂九泽,度九山”,终于战胜了洪水。
这里就有一个让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十分感兴趣的问题,那就是“息壤”的实物应当是什么东西?根据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它具有如下特点:
(1) 它既称为息壤或息土,其主要成分应当是土。
(2) 它窃之于天帝,应当是一种极有创意的东西。陆游讲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”,亦即一切完美奇妙的东西都是上天创造的,只有天才与妙手才能够发现与获得,也可以说是从上帝那里窃来。“鲧窃帝之息壤”,并将其传于禹,从这点看,鲧也是一个失败的英雄,与希腊英雄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样,盗取了息壤,为大禹的成功治水创造了条件,造福于人类。
(3) 它可在流动的洪水中不被冲散流失,并可以不断增长,所以可用以拦截洪水,在大禹成功治水过程中,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
提起治水,使人首先想起了河狸,它们可以在河中筑坝的,是成功的治水者。河狸在岸边咬断一棵30cm直径的树只需几十分钟,它设计好角度让树倒向河里(见图1),或者干脆掘一条运河以便水运树干。它首先将咬断的粗大的树干竖直立于河床为桩,再用带叉的树枝在下游斜撑,然后用树木枝条、草的枝叶、块石、碎石、泥土层层填筑建成拦河大坝。坝建成后,上游泥沙草木逐渐淤积(亦即自长息无限),形成防渗结构,蓄水成库。这种坝的两侧低于中间,河水量过大时则从两侧溢流,由于树的枝干消能保护而不会被冲毁。水库建成以后,它可在水库中捕鱼游戏,并让水淹没其洞口,卧室则在高于水位的河岸地下,设有通风口,其家园安全舒适。据说在加拿大这种河狸坝最长达850m,从卫星上可以都清楚见到,是由若干河狸家族合力建造的。图1为这位勤劳而睿智的水利工程师及其建造的河狸坝。
图1.天才的水利工程师——河狸
2015年在多年勘探调查的基础上,经10年的勘探与发掘,在浙江省杭州一带确认了分布于良渚古城西北部的水利系统。这是一系列规模宏大的防洪工程。从防洪角度看,天目山为浙江省最大的暴雨中心,夏季节极易形成山洪,对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遗址群形成直接的威胁。通过水利系统的高、低两级土坝,可以将大量的雨水滞留在山谷和低地内,解除洪水直接的威胁。GIS分析显示,高坝约可以阻挡短期内870mm的连续降水,即相当于本地区降水量百年一遇的标准。低坝内是一个倒三角形的低洼地,根据低坝现存的坝高海拔10米推测,可形成面积达8.5平方公里的广阔库区。这是一套拦洪、蓄洪相结合的规划严密的系统工程。仅外围的堤坝的总土方量即达260万方。工程同时还有运输、用水、灌溉等功效。其土坝结构见图2.
岩土是人类最早接触的建筑材料,也是古代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与武器,“水来土湮”,表明古代人类在与洪水斗争中,土是他们最方便和有效的武器。但是由于土是碎散的,在流水中会被冲散带走,如屈原所问:“洪象极深,何以填之?”这就需要把它们连接合成整体,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天然的草、木、竹等纤维材料将土石结合成整体。作为万物之灵的古人一定是见到河狸筑坝而受到启发,使用了相似的工法治水,这也可以说是窃之于天吧。这就是原始的土的加筋与防护。
图2. 良渚古城堤坝中的堆土结构及草裹泥的团块
图3草裹泥制作流程复原
在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中,先人们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工艺:将土以芦荻茅草包裹形成长圆形的泥包,再将其纵横砌筑。其作用大致相当于现代修建堤坝使用草袋装土。在土内加入这种植物纤维并压实,能使坝体增加抗拉、抗剪强度和整体性,不易崩塌和被冲毁。
如此宏大的工程,精巧的工艺,竟然完成于5000多年前。对堤坝遗址内的草木经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C14测定,结果显示,上述各地点系列样品的树轮校正值全部都落距今4700-5100年之间,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。
表1 良渚古城水利工程中的草木的C14测定
Lab编号
样品
C14(BP)
误差
树轮校正后年代
1σ(68.2%)
2σ(95.4%)
BA10533
草
4305
35
3010BC ( 7.8%) 2990BC
2930BC (60.4%) 2880BC
3020BC (95.4%) 2880BC
BA10732
草
4430
35
3310BC ( 1.9%) 3300BC
3290BC (10.3%) 3230BC
3110BC (47.4%) 3000BC
2980BC ( 8.6%) 2930BC
3330BC (24.3%) 3210BC
3180BC ( 3.0%) 3150BC
3130BC (68.1%) 2920BC
BA10733
草
4420
40
3270BC ( 5.2%) 3240BC
3100BC (43.6%) 3000BC
2990BC (19.3%) 2920BC
3330BC (19.6%) 3210BC
3180BC ( 2.3%) 3150BC
3130BC (73.5%) 2910BC
BA120581
竹
4130
40
2870BC (20.3%) 2800BC
2760BC (47.9%) 2620BC
2880BC (95.4%) 2580BC
BA120586
竹
4345
30
3010BC (68.2%) 2900BC
3080BC ( 2.0%) 3060BC
3030BC (93.4%) 2890BC
BA120587
草
4215
35
2900BC (27.6%) 2860BC
2810BC (37.6%) 2750BC
2720BC ( 3.0%) 2710BC
2910BC (35.0%) 2830BC
2820BC (60.4%) 2670BC
BA120588
植物叶
4060
35
2840BC ( 5.1%) 2820BC
2640BC (44.4%) 2560BC
2540BC (18.7%) 2490BC
2850BC ( 9.6%) 2810BC
2750BC ( 1.5%) 2720BC
2700BC (84.3%) 2470BC
BA120589
草
4290
25
2915BC (68.2%) 2890BC
2930BC (95.4%) 2875BC
再看大禹治水中的息壤,郭璞讲它自长息无限,在治河工程中,有很多结构可以使河道落淤而增长,如图4所示的丁坝与导流堰。
(a) 都江堰的飞沙堰 (b) 治河落淤的丁坝
图4 使河道淤积的工程措施
这一类结构不将水完全拦截,而是调节河水的流量与流向。在弯曲的河道中,由于横向的环流的作用,凸的一侧是淤积的,而凹的一侧被冲刷。如果在平直的河道的一侧建造丁坝,则讲主流挑向对岸,并冲刷对岸的岸坡,而丁坝坝后则可不断淤积,从而改变河道。在新疆的霍尔果斯河上,我见到在中国的一侧,人们建造了很长的丁坝,结果把哈萨克斯坦一侧的河岸冲得壁立数丈,还在不断地崩岸。当时我想:我国被俄罗斯抢占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现在又在一寸一寸地往回捞,可见中国人的小聪明。
在流速很高的河道中,在汹涌的洪水中,息壤不被冲失(堙、填、塞洪水),并可以使河道淤积而不断生長,用以拦截洪水,整治河道。在大禹成功治水过程中,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进行这类工程的施工,就需要体积和重量巨大的石料或结构体。图5为三峡截流时使用的几十吨重的混凝土四面体块。而在远古时代不可能制造与运输这样的庞然大物,而是代以人工制作的各种复合体。见图6,图7。
图5 三峡截流时用的巨大的混凝土四面体与卡车
图6.仿生-都江堰中的杩槎
有趣的是,从图6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学习模仿河狸的痕迹。在都江堰工程中,普遍使用竹、木、石混合的材料,如杩槎、竹笼、条排等。它们连接成整体,可分可合,体积巨大,施工方便。用于截流、拦洪、护岸,是治水的强大武器。
史书记载:成帝建始7年“以竹落长四丈,大九围,盛以小石,两船夹载下之以堵决口,三十六日河堤成”。 这就是图7(b)中的“羊圈”
图7.竹木夹石的复合结构体
在公元前140~110年的西汉初期,汉武帝为了讨伐匈奴,运送粮草,横穿灞河修建一个超级工程:大汉漕渠。漕渠汉代的起点是从昆明池流经西安北郊河止西、沟上村,穿过灞河,经新筑镇、新丰镇、渭南、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,全长300里。见图8.
图8 大汉漕渠平面图
这种两河相交的工程难度是很高的,两千多年前,没有混凝土,没有大型机械,只靠人工,既要保证枯水期水位,以确保通航;又要在汛期不被冲毁,保证岸坡稳定。当时的朝臣徐伯请命承担这一工程。他主要是利用灞河两岸盛产的柳树,夹青膏泥制成条捆,用以护坡。同时在交叉口用木桩加木制沉井(木箱内加卵石)固岸。见图9。
图9 岸坡加固工程措施
护坡用的条笼的制作见图10。即首先在河岸上纵横铺设麻绳,然后铺设鲜的柳条;上面铺一层碎石及碎砖瓦;再铺一厚层青泥膏;从一头卷成条笼。最后把它逐个推下河岸,打桩固定,形成连续的护坡结构。见图11。
图10 条笼的制作
图11 条笼护岸的施工
2000年灞河水位较低,人们在河滩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圆柱状黑色土体,细看发现其中有柴草旋成的同心螺旋线。螺旋线间夹着坚硬的黑泥,黑泥里掺杂着瓦砾、砂砾和木质。经过碳14的年代测定,这些残片是两千多年前西汉的瓦砾。通过对黑色淤泥进行的实验室研究分析,发现了柳条的纤维。
图12 河滩上巨大的的土柱群
图13 柳枝、淤泥、石块形成的柱状体
这些汉代的遗物揭示出当年的一个超级的工程,它与5000年前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先秦时期《慎子》记载“治水者茨防决塞”;《汉书》也记载:汉武帝“自临决河,令群臣自将军以下,皆负薪填决河,…下淇园之竹以为楗”。可见在汉代这种草木土石混合的结构物广泛用于治河、防汛、堵决口工程中。并要求干部参加劳动,群臣自将军以下都要去背柴草,制成条笼,打桩固定。
到了宋代,在治河工程中已经形成一个单独的工种——埽工。《宋史•河渠志》载:“先择宽平之所为埽场。埽之制,密布芟索,铺梢,梢芟相重,压之以土,杂以碎石,以巨竹索横贯其中,谓之心索。卷而束之,复以大芟索系其两端,别以竹索自内旁出。其高至数丈,其长倍之。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,杂唱齐挽,积置于卑薄之处,谓之埽岸。既下,以撅臬阂之 ,复以长木贯之。其竹索皆埋巨木于岸以维之。”埽捆可用于护岸护、堵口和筑坝等,厢埽主要用于护岸。埽工每一构件叫埽个或埽捆,简称埽。小的叫埽由或由。见图14.
图14. 卷埽与厢埽
我国古老的长城,最早在2000多年前,很多地段是使用柴草加筋建成的。图15为古长城的遗迹。史书记载:“非皆以土垣也,或因山岩石,木柴僵落,溪谷水门,稍稍平之”。这种柴草加筋在 “溪谷水门”尤其重要,即在山谷沟底处用木柴加上碎石修建,以便排水。
60年代我在宁夏看到当地农民在黄河岸边用草土围堰围堵进占河道,工人们站在草体上,用一层草一层土,再一层草一层土在水中逐渐堆筑形成的挡水结构。其下层的草土体靠上层草土体及人的的重量,使之逐步下沉并稳定,堰体边坡很小,甚至可以没有边坡。我在东北农村,也见到当地农民为了抬高河水位用以灌溉,普遍在河道修建柳条坝,就是用小捆、顺直的柳条和砂石、块石、泥包等逐层垒砌在一起,也可作为河堤、河岸、河底的围护建筑物,及拦河坝、跌水坎、溢流堰之类的建筑物。拉哈辫草房是东北的满族人的筑房技术:首先以谷草等编成草辫,在泥浆浸泡,分层缠绕在木立柱上,形成外墙;最后再用麻刀泥抹平。
冬暖夏凉,坚固耐久,房顶苫草为湿地产的小叶蔁,百年而不毁。
中华民族作为一个主要是农耕的民族,聚集于河流中下游两侧,其生存与农业生产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水害与水利。与自然抗争,当时最应手的武器也就是柴草与土石。把二者结合起来,利用植物纤维的连续性和抗拉性,加上黏性土的抗渗性,碎石的透水性和抗冲性。筑坝修堤,拦洪堵决,是很自然的选择。考古已经证明,我国的文明并非中原一枝独秀,而是各地分别独立进化与发展:如中原文化、红山文化、三星堆文化、良渚文化和罗布泊西北地区。从多处的考古发现可以推断,这类水利工程中的加筋土结构,最早可能是各地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而独立形成的,但后来又有交集与传承。几千年来,不断发展与完善。
早在5000年前,良渚文化的早中期,先民们就利用当地的丰富的柴草与淤泥,作成草裹泥的加筋土,用以筑坝挡水。在大约4100年前,大禹治水为了拦截洪水,整治河道,调节冲淤,主要采用木竹+碎石等加筋结构。这就是传说中的“息壤”。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,这类加筋土被称为“茨防”。秦代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,为漕运而开灵渠,所用的竹笼、杩槎等结构物似乎就是息壤的后代;汉代的大汉漕渠,治河堵决,修筑长城等继承了“草裹泥”和息壤的技术,并就地取材,有所发展。宋代以后,治河已经形成独立的工法,即“埽工”,一直传承至今。
西方的学者们以自我为中心,认为科学技术的历史都源于欧州。对于加筋土,他们普遍的说法是:1963年,法国的工程师亨利.维达(Henri.Vidal) 在观察鸟类利用泥和草筑巢,受到启发;提出来加筋土这一新概念。并提出并建造了金属片+砂质粉土建成加筋挡土墙,这真是十分可笑。加筋土这一概念与技术在史前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形成和使用。
土工合成材料由于高分子合成技术而出现的,成为继木材、钢材和水泥之后的第四种建筑材料,使古老的加筋土技术焕发青春。
图17 土工合成材料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
从图17,可见古老的卷埽的影子。图18为加筋土坡与加筋挡土墙,也很像是古长城的现代版。
图18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结构
到了20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由于化学工业和合成材料的发展,高强度、高模量的土工合成材料出现了,随后,它们人们设计和造出了各种性状、各种功能和各种用途的产品。作为人造产品,它们规格一致、批量巨大,可以按照人们的需求生产,具有天然纤维筋材不可比拟的优势。与此同时,各种工程学、力学和计算机手段和技术也被用于加筋土工程设计,各种规范标准和商用程序也被普遍使用,使加筋土工程定量化和规范化。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。目前高达几十米,上百米的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已经不罕见了。
但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和研究人类的科技史,切不可数典忘祖。